唐 鹏
【摘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提出,全国科技馆要打造“三基地一平台”,即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提升科技馆服务功能。科技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为更好的满足学校对于科技教育的多方面的需求,深化科技馆的教育功能,强化科技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郑州科学技术馆以“创新教育展区”为载体,探索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科创联盟”模式打造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从具体的工作实例、成效中看出,该模式在科技馆馆校结合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促进了科技场馆和大中小学的有机融合,平台资源共享助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科创联盟”模式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 科技馆馆校结合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are the two wings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We should put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in the same important position 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Literacy Action Plan (2021-2035),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should build "three bases"
One platform ", namely, to build a scientific spirit education base, front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rience base, public safety and health education base and science education resource gathering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s a key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school's various nee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deepe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nd strengthen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fun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Zhe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takes "Innovation education Exhibition Area" as the carrier to explore a certain innovative model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alliance" to create a gathering platform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 resources.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specific work examples and results that this model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and schools, promote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ues and univers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by sharing platform resources.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免费开放制度,推动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和部分科技馆实现免费开放。由此可见,科技馆也是助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科技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发展。科技馆自诞生起,就与学校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除学生自行去科技馆参观学习之外,很多学校还组织学生前往参观进行科学教育。这是科技馆作为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的有利条件而学校是正规教育的场所,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特点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科技馆通过展品展览活动进行科普教育,强调探究性和启发性,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教育和科技馆科普教育相辅相成,而“馆校结合”又能够为中小学生提供面对真实对象的机会,对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科创联盟”模式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在科技场馆“馆校结合”工作中作用发挥,同时也是助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发挥。
一、国内科技馆现状及遇到问题
2006年中央文件出台后,在政策上给与了科普教育极大支持,推动了馆校结合的进程。科技馆馆校结合工作也从最初的“引进来”到后来的“走出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谓“引进来”就是带领学生到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主要形式是参加科学课堂、接受学校教师培训、观看科普剧团表演等。“走出去”包括科普大篷车巡展、校本课程及配套实践活动进学校课堂等。比如重庆科技馆根据学校需求,进行个性化课程订制,与学校差异化教学。江苏科技馆基于展品展项,将课程内容和游戏有效结合,寓学于乐地开展探究性科普教育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中国科技馆根据中小学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制作精品课程,设计科学实践活动,倡导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
但是随着馆校结合工作不断的深入,科普项目资源开发量、合作学校数量、接受培训的学生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现有人员数量和素质均已经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求,学生接受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根本得不到保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馆校结合作用的发挥工作。所以,笔者认为馆校结合中除了科技馆和学校硬件设施不足、课程和活动的设计开发精品较少等问题外,科普师资力量薄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科普师资团队的培养与建设只有与工作实际相匹配,馆校结合工作才能有序高效展开,眼下需要一个平台把资源共享出去才能更多更好的服务学生群体。
郑州科技馆科创联盟是以郑州科技馆为圆心链接了学校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社会科学爱好者的一个线上线下综合一体的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平台。线上开设展品讲解,专业培训课程如科学,3D打印,激光加工,开源硬件,陶艺等课程。线下他们可以到科技馆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实地操作,从中受益,在这里他们可以是受益人也可以是传授人。优秀的还能成为科普志愿者与科技馆工作人员一同讲解展品或参与到馆校结合的工作中。在这个平台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
二、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和科学普及的双重作用
教师是从事教育活动的有效链接,有丰富教学经验更懂得教育孩子,科技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参加科技馆培训,可以提升利用科技场馆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参观培训后,增强了对科技场馆教育的认识,又对科技馆资源有所了解,可以成为宣传者积极带动学生来科技馆参观学习。培养教师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能让教师掌握探究式的教学,自身进行一些探究活动。带动学生用探究式的方法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余时间丰富,学校放假时是科技馆最忙的时候,有充裕时间做志愿者。可以根据长期教学经验,给科技馆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提有用建议,比如如何设计课程更吸引孩子。有一定科学素养,很容易培训。
学校科学创客类硬件设施齐全,但对口教师极少,通过培训后老师可以独立完成授课,合理运用学校的资源。运用所学所用参加国家相应比赛,有助于教师职称评定,在学校得到重视步入新一个台阶。
三、大学生是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是最有潜力的科普力量补充
目前来说,全国各大科技馆馆校结合工作都是以中小学为对象,那么能否把高校也加入到平台中呢?是不是可以选出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帮助科技馆馆校结合的工作中去呢?
对于科技馆而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而还未毕业走进社会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链接,在科普辅助工作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大学生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对科技馆的展品或实验现象原理解释快速上手;2.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足,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可以帮助科技馆工作人员做一些辅助性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3.大学生的加入可以提升馆校合作工作开展的效率;4.大学生的加入可以提升科技馆的社会影响力。
很多知识的讲解因为都学习过,所以沟通起来比较顺畅,对于大学生自己而言,到科技馆做科普志愿者一方面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在岗位上历练自己。提升自己。在具体的科普工作中慢慢明确自己的需求,不断针对性的提升自己,增加就业的优势筹码。再者他们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一些奖励或补助,赚取一些补助当生活费。
四、积极探索将社会科技爱好者融入科创联盟
目前的科创联盟还处于刚发展阶段未来我们还将探索将社会科技爱好者也融入到科创联盟。社会科技爱好者只要是对科学感兴趣的都可以加入科创联盟中,可以是退休的工作者,也可以是孩子的爸妈。
五、“科创联盟”模式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在馆校结合中作用发挥的有益尝试
郑州科技馆早在2000年建馆初期郑州科技馆已经开始对社会招募教师专家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自2006年起,从最初的与郑州师范学院合作,共同开展馆校结合“引进来”活动,承担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培计划教师、援疆教师的培训工作,到后来陆续开展“馆校结合”、“馆区结合”的“走出去”活动,深受中小学师生欢迎。
今之世界,人类社会已步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人人之间竞争的关键要素。中国要走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关键在人,在于要有一支庞大的、可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肩的创新人才队伍,在于要有千千万万具有良好创新思维习惯,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民。为适应时代发展,郑州科技馆于2015年年底成立了创新教育展区。遵循“把创意变为现实”的理念设立了3D打印,激光加工,开源硬件和陶艺,神奇画笔五个区域,每个展区同时具有展示和培训两大功能。以创新教育展区为依托,结合学生课程标准,制作相关课程、设计科学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科技馆进校园”馆校结合活动。随着馆校结合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仅靠一两次的体验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培训才能见效。为做好这一培训工作,我们组织编写了一套创新教育系列教材,全系共分为4个科目,分别是3D打印,激光加工,开源硬件和陶艺,每个科目都有初,中,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6个课时(每节课100分钟)。
完成展区改造和编写课程后,2016年到2018年我们工作重点主要是对科创联盟的大学生,大学生是拥有创新精神的优秀群体,和创新教育展区工作有较好的匹配性。目前科技馆中的科普志愿者多是自发报名,一般流动性比较大。随着大学生志愿者的增多,他们有的自发在学校申请成立社团,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认识、了解、喜欢科技馆。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协会就是这么一个社团,社团成立于2016年,隶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里面汇聚的优秀创客大学生们具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强,热爱前沿科技,热衷科普事业。协会自创立以来不断吸收、发展成员,不断进行多方面培养提升。
怎么把大学生融入到馆校合作的工作中去?首先在科技馆官网或者公众账号发布招募公告,然后进行一定的选拔。以郑州科技馆创新教育展区3D打印区域为例,该区域对于软件和建模方面要求比较高,首先可以从计算机专业或设计专业进行筛选,因为他们经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对3D建模,Repetier Host,Solid work等软件的使用上手比较快。也可以安排一批大学生到科技馆做几天的志愿者,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责任心,工作认真,对科技馆感兴趣的大学生。然后对初步筛选的大学生进行培训,他们在相应展厅区域学习过之后。到展厅就行实践操练,再从中选出一批优秀的志愿者进行着重培养,等他们有足够的试讲经验后,方可参与科技馆进学校的活动。
2016年,创新教育展区开始把大学生融入到馆校合作的工作中,全年完成初级系统课培训443人次,其中工作人员5人大学生志愿者2人。到了2018年,创新教育展区完成系统课培训626人次,其中工作人员5人大学生志愿者6人。2020年,创新教育展区完成系统课培训675人次,其中工作人员4人大学生志愿者8人。
2016年创新教育展区完成系统课培训443人次。 | |||
| 初级班人数 | 中级班人数 | 合计 |
3D打印 | 70 | 0 | 70 |
激光加工 | 81 | 0 | 81 |
开源硬件 | 88 | 0 | 88 |
陶艺 | 204 | 0 | 204 |
合计 | 443 | 0 | 443 |
2018年创新教育展区完成系统课培训626人次。 | |||
| 初级班人数 | 中级班人数 | 合计 |
3D打印 | 71 | 50 | 121 |
激光加工 | 64 | 51 | 115 |
开源硬件 | 76 | 55 | 131 |
陶艺 | 143 | 116 | 259 |
合计 | 354 | 272 | 626 |
2020年创新教育展区完成系统课培训675人次。 | |||
| 初级班人数 | 中级班人数 | 合计 |
3D打印 | 75 | 61 | 136 |
激光加工 | 65 | 61 | 126 |
开源硬件 | 78 | 65 | 143 |
陶艺 | 140 | 130 | 270 |
合计 | 358 | 317 | 675 |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爱科学爱创新,创新教育展区也会定期开展活动。2019年创新教育展区共开展关内活动106场,直接参与人数3566人。2019年郑州科技馆馆区结合,有6100余名郑州市中原区,二七区四年级小朋友来到创新教育展区,在此期间大学生志愿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联盟成员数量不断攀升,直到2019年联盟中大学社团有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协会,郑州大学TOP科技社,郑州师范学院STS协会。创新教育展区长期大学生志愿者39人,参加馆校合作校本课程培训8人。
2018年后我们重点放到了联盟中的学校教师以及中小学生,我们开展了全郑州市小学的教师培训,与10所合作意向强烈的学校签订了馆校合作试点学校,不但培训孩子,我们同样培训试点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师培训取得一些经验之后,我们希望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把在职教师也吸引到平台中参与馆校结合的活动设计和组织中来。在职教师更熟悉学生特点和学校教学内容,有丰富的课题教学经验,但是,他们并不擅长在科技馆组织教育活动,常常出现“控制”学生的情况,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老师规定的节奏和程序进行活动,感觉将学校的讲台“搬到”科技馆,这样的教育活动不太符合科技馆开放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者有选择性的主动学习的特点。
因此,我们科技馆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就从“了解科技馆,了解非正式教育特点入手”,安排了科学教育讲座、科技馆资源介绍、科技馆科学课观摩、科技馆小实验观摩、创客课程和分享交流等培训活动。每次教师培训时间为半天,不定期举行,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挑选1-2项活动参加。
活动安排 | ||
1 | 13:00——13:30 | 馆员对场馆及场馆教育理念进行介绍 |
2 | 13:30——14:30 | 参观科技馆 |
3 | 14:30——15:10 | 观摩科技馆科学课或陶艺课或3D打印课(平行) |
4 | 15:10——15:30 | 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或开源硬件课(平行) |
5 | 15:30——16:00 | 参与科技馆“挑战讲解员”活动 |
6 | 16:00——16:40 | 教师现场设计科学课案例并进行互相交流与分享 |
我们会对科技馆感兴趣的教师做问卷调查:问卷中包括教师们对科学的认识,科学应不应该普及,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思维的必要性等一系列问题,先了解教师心中的需求。
调查问卷 | |||
姓名 | 学校名称 | 学科 | 教龄 |
|
|
|
|
您能谈谈对科学的认识吗? | |||
| |||
您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吗?为什么? | |||
| |||
学校领导对科学课重视吗? | |||
| |||
您会主动带领学生做一些小实验等科学探索活动吗?为什么? | |||
| |||
您认为您所教的科目和科学有联系吗? | |||
| |||
科学在我们生活中很普遍,我们应不应该普及科学知识? | |||
| |||
您愿意到科技馆做一名科普志愿者么? | |||
| |||
您对3D打印□ 开源硬件□ 陶艺□ 激光加工□ 感兴趣。 |
2018年到2019年初我们发放调查问卷600余份,68.7%学校领导对科学课重视,100%认为应该普及科学知识,72.1%愿意到科技馆做一名科普志愿者。我们从愿意做科普志愿者的教师中挑选出能调出时间且住址距离科技馆相对近的30名教师进行了培训,抽出了考核成绩优秀10位的成为了专家志愿者。他们为馆校合作提出了很多指导型的建议。
六、“科创联盟”模式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的建议与反思
融入到平台参与馆校合作的工作中出现的几点建议:1.有适合自身科技馆的科创联盟的守则。2.大学生志愿者,教师专家志愿者选择要严谨。3.要有一定的补助和奖惩措施。(如每年度评出优秀志愿者给与一定的奖励)。4.对于联盟长期志愿者可以签订协议。5.经常举行联盟活动。可以是大学社团和社团之间,也可以是大学生和中小学生间,学校老师可以作为评委或裁判。6.积极开展线上资源共享,如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等。
从科技馆自身出发,馆校结合的重要意义远不至于此,“科创联盟”模式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在助推科技馆科学传播方面的作用仍大有可为。笔者只是从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针对工作量大、人员不足及素质不高的问题,探索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科创联盟”模式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从具体的工作实例、成效中看出,该平台在馆校结合工作的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还不完善需要更多的实践。在推进馆校结合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工作还要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只有抓住科技馆和大学,中小学学校各自的教育优势,把“科创联盟”“科创联盟”模式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做强做好,才能促使馆校结合工作深入开展,从而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才能有力助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