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郑州科技馆联合北京大衍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汤涛院士科普报告会暨“馆校结合”数学教育研讨会在郑州科技馆隆重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几何学家、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唐梓洲,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张伟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创新中心主任、信息科技服务中心处长卢宏洲,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振平,《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北师大教材“动手做数学”项目首席专家陈洪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沈洋,现任多所中小学校校长王昌胜等专家及郑州市200余位中小学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分享数学教育研究成果和探索馆校结合的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崭新形式。
汤院士认为“真正的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数学就是启迪心智的重要一环”。数学的研究学习应是一个不断做实验、进行猜想观察与验证、最后进行归纳和逻辑演绎的过程。
汤院士通过历史上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告诉大家,“学生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培养兴趣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让学生自主建立探索数学,学会思考,动手体验数学,主动发现数学中的美与应用,并最终建立起数学素养。
汤院士还通过世界上一些数学博物馆案例和创办《数学文化》期刊的心路历程,来讲解如何通过搭建现代化的数学博物馆,展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欣赏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用,让数学不再枯燥生涩,使数学看得见、摸得着。
汤院士在提问环节对于老师的一些疑惑,也一一作了耐心地解答。有老师困惑于小升初的孩子在假期上预科班,提前学习初中知识,到底有无必要?汤院士表示,不建议提前上预科班,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磨灭孩子学习的数学兴趣。
在之后的数学教育研讨会上,各位专家通过对中小学数学教育现状的分析,针对科技馆对于学校数学教育的支撑作用以及科技馆数学研学活动应该如何展开进行了研讨。
郑州市科协副主席崔光伟对全国科技馆数学展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期待科技馆的数学教育效果得到充分展现,让科技馆的学生在玩中启迪智慧。
UIC负责人卢宏洲老师、大衍堂董事长李建波老师、研学项目教研员沈洋老师就UIC数学体验馆、大衍堂数学实验室、“登封观星台”研学项目三个案例,分享了建设经验。他们认为,应通过设计不同难度,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感受其中的数学奥秘与美,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训练数学思维。
针对三位老师的案例分享,专家们对科技馆新馆数学展区和数学活动室应如何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与想法,并展开讨论。
郑州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刘鹏利,从高考的文理科选择进行分析,强调中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数学对逻辑思维的重要性,科技馆对于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自信心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应建立校园、社区数学体验馆。
郑州市科协吴予红主席和刘坚教授纷纷表示,基础教育不应被分数捆绑住,对于建立体制内外的数学实验室将全力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有激情、想办法,做利国利民的数学教育。
张伟年教授表示,小学数学填鸭式教育反而会造成背道而驰的效果,教育的关键是,鼓励兴趣、培养兴趣、保护兴趣,营造充分的校内外数学氛围,鼓励激情、滋养激情、激发激情,数学教育必将大有可为。
各位专家建议郑州科技馆新馆应设立数学工坊、创作数学戏剧、举办数学文化节、组织数学研学等活动,让学生在制作中学习数学,在情景剧中参与数学,在文化节中探索数学,在研学中思考数学。让同学们在科技馆数学展区中,了解到数学是一门庞大的科学体系,透过数学实验,发现数学也可以很有趣,真正做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在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馆数学展区应建立完善,并充分发挥科技场馆优势,组织实施好各项数学科普活动和数学竞赛,营造良好的数学实验氛围,为中小学生搭建提升数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崭新平台,推动科技馆数学实验室的开放与共享,让同学们透过数学实验发现数学之美与强大应用。
本次院士科普报告会暨“馆校结合”数学教育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全面提升中小学生感受数学之美的认识以及推动馆校结合发展的新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将持续为馆校结合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发展贡献力量。